2025年3月20日,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特邀权威专家赵鹏飞教授在研究院合作交流部主任魏冬的陪同下赴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双高引领下的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若飞,院党委委员、各党总支(支部)书记、院(系)主任、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教研室主任等全员参与。赵鹏飞教授通过“理论授课+实地指导+深度研讨”模式,为学院“双高计划”建设提供系统性指导方案。
赵鹏飞,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二级教授,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成果奖项: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学术著作:主持国家、省级科教研项目十多项,在《中国科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7部。
活动核心内容详解
政策解码:双高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赵鹏飞教授以《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下的双高建设逻辑》为题,针对第二轮 "双高计划" 建设标准,重点阐释 "三个突出" 建设原则。
双高建设 "三个突出" 原则:
类型教育特征: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化发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
数字化战略: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包括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应用AI技术优化教学管理。
质量文化建设: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评价机制,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
赵鹏飞教授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类专业群数字化转型" 实践为例,强调 "双高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
双高建设发展路径 "三个转变":
规模发展→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
要素建设→生态构建:从单一要素建设转向生态化布局。
国内竞争→国际视野:从本土化竞争转向国际化合作。
实践指导: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路径
在学院数智化建设中心,赵鹏飞教授与师生代表开展 "沉浸式" 研讨,提出三项建设性意见。
一、三位一体平台建设:
产业学院:联合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课程开发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实训基地:升级智能制造、数字文旅等领域的实训设施,模拟真实生产场景。
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反哺教学案例开发。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入专业群课程,设计“项目化+场景化”教学模式,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工程施工全流程。
三、校企双导师制度:
引入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践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追踪学生从招生到就业的全周期表现。
赵鹏飞教授建议学院以 ' 数字技术 + 特色产业 ' 为主线,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开发项目,以数字化的专业建设推动学院的数字化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
战略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作为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专家入校行动计划" 重要内容,在活动上达成三项战略共识。
双高建设专家工作站:定期派驻专家团队,针对学院薄弱环节提供“一校一策”解决方案。
博智云教育智能体:加速研究院与重庆邮电大学AI+教育联合创新实验室研发的"博智云教育智能体"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优势产品,服务于全国职业院校。
三年行动计划:专业群优化、师资能力提升、国际交流等,涵盖六大工程。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若舟表示:"赵鹏飞教授的指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我院 ' 双高计划 ' 建设提供了 ' 施工图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重点推进 ' 三大工程 ':数字化专业群建设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程、质量文化培育工程,努力打造云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行业视角: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范式
本次活动是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西部职教赋能计划”的深化举措,研究院创新构建 "1+3+N" 服务体系。
1个核心: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3大支撑:政策研究、标准建设、资源开发
N项服务:涵盖院校规划、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国际交流等全链条。
赵鹏飞教授强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 ' 三个对接 ':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人才培养对接职业标准。希望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打造 ' 云南特色、数字赋能、国际视野 ' 的现代职业教育范例。"
本次专家入校活动不仅为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操指南,更探索了东西部职教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未来,重庆市博智职业教育研究院将持续整合政、行、企、校、研多方资源,助力职业教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